13683316786
客服在线时间:8:00-22:00
首页 > DNA知识 > 常见问题 >

亲子鉴定中基因突变和不符合遗传规律怎么区别?

简单来说,基因突变是导致“不符合遗传规律”现象的一种具体原因,而“不符合遗传规律”是一个更宏观的观察结果。

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理解:

不符合遗传规律:就像在核对账本时,发现有一笔钱的来去对不上。这只是一个“结果”,它提示“有问题”。

基因突变:就是经过深入调查后,发现这笔账对不上的原因,是因为会计在输入时手误打错了一个数字。这是一个具体的“原因”。

下面我们从科学角度详细解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。

一、 什么是不符合遗传规律?

在亲子鉴定中,我们比较孩子和假设父母的基因型。孩子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,一半来自母亲。这是最基本的遗传规律。

“不符合遗传规律” 指的是:在某个基因位点上,孩子的等位基因(基因版本)无法在假设父母的基因型中找到来源。

举例说明(非生物学精确,仅为示意):

假设母亲的基因型是:AA

假设父亲的基因型是:BB

根据规律,孩子只可能是 A 或 B 的组合,即 AB。

但如果检测发现孩子的基因型是 AC。

那么,这个“C”基因既不是从母亲(AA)来的,也不是从父亲(BB)来的。这就构成了 “不符合遗传规律”。

当出现“不符合遗传规律”时,首先怀疑的就是“排除亲子关系”。 但在下结论之前,必须考虑另一种可能性——基因突变。

二、 什么是基因突变?

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复制或传递过程中,发生了偶然的、随机的错误,导致基因序列发生了改变。在亲子鉴定的语境下,特指生殖细胞(精子或卵子)在形成过程中,或受精卵在早期发育中发生的突变。

继续上面的例子:

母亲:AA

父亲:BB

孩子:AC (出现了不符合规律的“C”)

可能的原因:父亲本来的基因是BB,但在形成精子时,其中一个B基因偶然突变成了C。于是,他传递给孩子的基因是C(而不是B)。这样,孩子的AC基因型就说得通了:A来自母亲,突变后的C来自父亲。

这就是基因突变导致“不符合遗传规律”表象的具体过程。

三、 核心区别与鉴定中的处理方式

鉴定机构通过一套严谨的科学流程来区分这两者。

特征 基因突变  真正的“不符合”(排除亲子关系)
发生频率 低频、偶然。通常只在1-2个基因位点发生。  高频、系统性的。会在3个及以上的基因位点出现不符合。
突变模式 符合已知的突变规律。最常见的是一步突变(如重复序列增加或减少一个),且通常在特定的“热点”位点发生。 ​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突变模式,是纯粹的“陌生人”基因。
数据分析 计算亲权指数时,会将该位点按“可能突变”纳入计算。即使扣掉这个突变位点,其他大量位点仍能支持亲子关系,累计亲权指数通常仍远高于99.99%。  多个位点不符合,亲权指数会急剧下降,甚至为0,最终支持亲子关系的概率为0%。
结论  不排除亲子关系。突变被视为一个小插曲,不影响最终“支持亲子关系”的鉴定结论。  排除亲子关系。即确认假设父亲不是孩子的生物学父亲。

数据分析 计算亲权指数时,会将该位点按“可能突变”纳入计算。即使扣掉这个突变位点,其他大量位点仍能支持亲子关系,累计亲权指数通常仍远高于99.99%。 多个位点不符合,亲权指数会急剧下降,甚至为0,最终支持亲子关系的概率为0%。

结论 不排除亲子关系。突变被视为一个小插曲,不影响最终“支持亲子关系”的鉴定结论。 排除亲子关系。即确认假设父亲不是孩子的生物学父亲。

四、 鉴定机构如何具体操作?

增加检测位点数:现代亲子鉴定通常检测21个甚至更多的基因位点。这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冗余。一两个位点因突变而不符合,不影响从整体上判断亲子关系。

计算亲权指数:这是一个统计学概念。对于每个符合的位点,亲权指数会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(极大地支持亲子关系)。对于突变的位点,会乘以一个经过修正的、略大于1的数(因为存在突变可能,所以依然微弱地支持)。对于真正不符合的位点,会乘以一个远小于1的数(强烈反对亲子关系)。最终将所有数字相乘。

得出最终概率:通过复杂的计算,得出累积亲权概率。这个概率通常要求达到99.99%以上才能下“支持”的结论。如果存在1-2个突变位点,经过修正计算后,这个概率通常依然远超99.99%。但如果是不符合遗传规律,这个概率会趋近于0%。

总结

基因突变 是原因,它会导致在个别基因位点上观察到“不符合遗传规律”的现象。它是一种小概率的生物学事件,通过科学方法可以识别,并且不影响最终确认亲子关系。

不符合遗传规律 是观察结果。如果这种不符合是系统性的(出现在多个位点),那么结论就是排除亲子关系。

简单来说,你可以这样理解:

出现1-2个位点不符合,很可能是“基因突变”;出现3个及以上位点不符合,基本可以断定是“排除亲子关系”。 专业的鉴定机构会通过严谨的数学计算来给出最终答案,并在报告中对突变情况加以说明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.
阅读 ()
推荐阅读
  • 全国3000多家

    服务预约检测人次

  • 机构

    司法机构官方授权预约合作方

  • 预约办理

    检测快速处理

  • DNA检测预约指导

    为您推荐

  • 报告解读

    详细解读报告

Copyright 2012-2020 qinzijianding.cn 版权所有:北京科鉴基因中心(华科鉴联基因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) 京ICP备12051704号-2

声明:本站部分信息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告知网站地图.sitemap

  • 在线咨询

  • 座机

  • 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