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683316786
客服在线时间:8:00-22:00
首页 > DNA知识 > 常见问题 >

斑痕样本DNA鉴定未检测到DNA信息的原因有哪些?

​在斑痕样本DNA鉴定中未检测到DNA信息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,以下是常见原因及解释:

1. 样本中DNA含量极低或降解

微量样本:斑痕(如指纹、陈旧血渍、唾液斑等)可能含DNA量极少,低于检测下限(常规STR检测通常需要至少0.1-1 ng DNA)。

DNA降解:环境暴露(高温、湿度、紫外线、微生物)可导致DNA断裂成小片段,无法被PCR扩增。

2. 样本处理或提取问题

提取方法不当:某些样本(如角质细胞、陈旧样本)需要特殊提取试剂盒(如硅胶膜吸附法、酚氯仿法)。

提取效率低:样本载体(如布料、土壤)可能吸附DNA或抑制提取。

样本污染:操作中引入外源DNA(如操作者手套或器械污染)可能掩盖目标DNA。

3. PCR扩增失败

抑制剂存在:样本中的色素(如血红蛋白)、染料、重金属、腐殖酸等可能抑制PCR反应。

引物不匹配:针对高度降解DNA,需改用短片段扩增(如miniSTR或SNP检测)。

扩增条件不佳:PCR循环数、退火温度等参数需优化。

4. 检测技术局限性

灵敏度不足:常规STR检测可能漏检低拷贝数(LCN)DNA,需改用更灵敏方法(如NGS或全基因组扩增)。

靶标区域丢失:线粒体DNA或特定标记可能因降解无法检出。

5. 样本保存或采集问题

保存不当:未低温干燥保存的样本易降解(如潮湿环境下的血渍)。

采集不充分:采样时未触及有效细胞(如触摸物体仅转移少量表皮细胞)。

6. 样本本身特性

无核DNA:如红细胞(无细胞核)或某些分泌物(汗液)含DNA极少。

陈旧性样本:年代久远的样本(如古代遗骸)DNA可能完全降解。

解决方案建议

重新采样:增大采样面积或选择不同载体部位。

优化提取方法:改用磁珠法或专用微量DNA提取试剂盒。

去除抑制剂:增加纯化步骤(如离心柱清洗)。

提高检测灵敏度:尝试NGS、miniSTR或Y-STR检测。

质控检查:加入内参基因(如Alu序列)确认提取效果。

若上述步骤仍无结果,需结合样本背景(如环境暴露史、采集时间)综合评估是否彻底无DNA残留。

 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.
阅读 ()
  • 全国3000多家

    服务预约检测人次

  • 机构

    司法机构官方授权预约合作方

  • 预约办理

    检测快速处理

  • DNA检测预约指导

    为您推荐

  • 报告解读

    详细解读报告

Copyright 2012-2020 qinzijianding.cn 版权所有:北京科鉴基因中心(华科鉴联基因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) 京ICP备12051704号-2

声明:本站部分信息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告知网站地图.sitemap

  • 在线咨询

  • 座机

  • 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