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进行亲子鉴定时,采集血痕样本是一个需要严格操作的过程,以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以下是采集血痕样本时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:
1. 采集前的准备
清洁双手与环境:操作前用肥皂洗手并佩戴一次性手套,避免污染样本。
使用专用工具:确保采血针、酒精棉片、滤纸或血痕卡(FTA卡)等为无菌或鉴定机构提供的专用耗材。
2. 采血步骤
消毒皮肤:用酒精棉片消毒指尖(成人通常取无名指)或足跟(婴幼儿),待酒精挥发后再采血。
采血方法:
用一次性采血针轻刺皮肤,弃去第一滴血(可能含组织液或污染物)。
将第二滴血自然滴在滤纸或血痕卡上,形成直径约1cm的血斑(需渗透至背面)。
重复采集3-5个血斑,避免重叠。
避免污染:勿直接触碰血痕部位,勿用嘴吹干或混入其他液体(如水、酒精)。
3. 样本处理
自然干燥:将血斑在室温下阴干(约2小时),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烘烤。
单独包装:每份血斑用干净的纸袋或信封分装,标注被采样人姓名、采集日期。
防潮防霉:放入密封袋并加入干燥剂,避免潮湿环境导致DNA降解。
4. 特殊注意事项
婴幼儿采样:优先选择足跟血,动作轻柔,避免过度挤压。
避免混合样本:不同人的血痕不可接触,防止交叉污染。
邮寄要求:样本完全干燥后再寄送,选择快递时效快的服务(如24小时内送达实验室)。
5. 其他替代方案
如果采血困难,可咨询鉴定机构是否接受以下样本:
口腔拭子:用棉签刮取口腔内壁黏膜细胞。
毛发:需带有毛囊的头发5-8根。
指甲、唾液等:需按机构要求采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