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鉴定技术主要通过比对被测个体的DNA序列来判定亲子关系,其科学依据是遗传规律(孟德尔遗传定律)。以下是核心步骤和原理:
1. DNA样本采集
样本类型:通常采用口腔拭子、血液、毛发(带毛囊)、指甲等含有人体细胞的样本。
提取DNA:从样本中提取出DNA并进行纯化。
2. 检测基因位点
STR(短串联重复序列)分析:
人类DNA中存在大量短串联重复序列(如"AGAT"重复多次),这些序列的长度(重复次数)具有高度个体差异性(除同卵双胞胎外,几乎独一无二)。
亲子鉴定通常检测15-20个STR位点(如D3S1358、TH01等),这些位点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。
SNP(单核苷酸多态性)分析:部分技术会检测单碱基差异,适用于特殊场景(如降解样本)。
3. 遗传规律比对
孩子基因的来源:孩子的每个STR位点会有两个等位基因(一个来自父亲,一个来自母亲)。
亲子关系验证:若被检男性是生父,则孩子的每个STR位点中至少有一个等位基因与父亲匹配。
若某个位点完全不匹配(如父亲是"12,14",孩子是"15,16"),则可能排除亲子关系(需排除基因突变可能)。
4. 统计学计算
亲权指数(PI):计算每个位点遗传给孩子的概率比值,综合所有位点得到累积亲权指数(CPI)。
亲子概率(RCP):公式为 RCP = CPI / (CPI + 1) × 100%。
通常:≥99.99%:支持亲子关系(行业标准)。
≤0.01%:排除亲子关系。
5. 排除突变影响
若出现1-2个位点不匹配,可能是基因突变(突变率约0.1%-0.4%),需通过增加检测位点或计算突变概率修正结果。
6. 其他技术补充
Y染色体检测:父系遗传(如爷爷、叔侄关系鉴定)。
X染色体检测:母系遗传或女儿与父亲的关联。
线粒体DNA:母系溯源(如外婆与外孙)。
结果判定
肯定亲子关系:所有位点符合遗传规律,且RCP≥99.99%。
否定亲子关系:≥3个位点不符合且无突变解释。
注意事项
正规机构需遵循国家标准(如《亲权鉴定技术规范》SF/Z JD0105001-2016)。
隐私保护和法律效力需提前确认(司法鉴定 vs 个人鉴定)。
通过以上步骤,亲子鉴定能以极高准确率确认或排除亲子关系。